许多人认为感冒是一种小病,其实感冒属于一种全身性,高危害的疾病。由于病毒可以侵入血液循环,所以病毒所到之处都能引起多种疾病,危害人体健康。感冒会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,还会引起咽喉炎、鼻窦炎、中耳炎、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炎症,甚至脓胸、肝脓肿、心包炎和骨髓炎等病,通过变态反应还可诱发心肌炎、肾炎和风湿热等严重病状。所以有人说感冒是百病之源也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一般情况下,感冒发热不会引起脑卒中。但如果平时患有高血压、血管粥样硬化等病症,则在发热时可能引起脑出血,从而压迫脑神经引起“卒中”。据相关资料显示,约有1/3的脑卒中(中风)患者发病前曾有过感冒发热的病史,因此有人认为感冒是脑卒中的主要诱因之一。另外,人在感冒发热时,常用解热镇痛类药物,特别是高热病人往往服用阿司匹林、扑热息痛等退热药。这些药物均是通过出汗大量散热而使体温下降的,继而使人体失去水分。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在感冒时有的还伴有呕吐、腹泻的症状,发汗后会致使他们的机体严重缺水,造成体内血液浓缩,黏滞性也随之增加,加速促使血栓形成,从而发生脑卒中。所以,有人建议中老年人感冒发烧时,最好不服此类退烧药物,应以物理降温为好;如果当时的情况是处于非用不可时,也应该在大量出汗之后,要及时通过饮用糖盐水或静脉滴注补液等方法来补充体内的水分。